法筵長流-3-出廣長舌破迷倒
法筵長流-3-出廣長舌破迷倒
上圖(左)大方廣佛華嚴經‧普賢行願品淺釋、上圖(右)普賢菩薩
第二次的暑假佛學講習班,於1969年6月16日開始。上人每日下午講解《大方廣佛華嚴經‧普賢行願品》,晚間繼續講《妙法蓮華經》。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,告誡修行佛法的人,要成就佛果,必須發恭敬心、長遠心、不畏懼心、慈悲心、大行願心,修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。上人時常鼓勵弟子,要抱著為法忘軀之精神;尤其是在這個國度裏,應本著大行願力,為佛教努力。〈普賢行願品〉於1969年7月25日講解圓滿。
上圖(左)六祖法寶壇經淺釋、上圖(右)六祖法寶壇經淺釋-英譯本
之後,上人又於1969年8月4日起,每日下午講解《六祖法寶壇經》,至9月12日圓滿。禪宗乃是教外別傳、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、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。《六祖壇經》強調眾生即是佛,佛性本無差別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,離心無別佛。上人常指點我們:「不要於心外尋覓,以為有佛法可修,有佛道可成;假使離開了心,一切法就了不可得。」上人的話,對症下藥,使見聞者捨去執見,直入佛道。
上人不辭勞苦,一心弘法的精神,感動了弟子們都具足信心,發心出家作實證的工夫。上人因此於1969年安排座下五位美籍弟子,到臺灣基隆海會寺求受三壇具足大戒。這五位弟子可說是美國佛教的第一批比丘、比丘尼。
上圖(左)美國佛教的第一批比丘、比丘尼、上圖(右)佛說阿彌陀經淺釋
當他們離開美國的這段時間,金山寺晚間的「法華法會」就暫停了,上人把它改為「彌陀法會」,特別強調信心的重要──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。淨土法門要具足信、願、行,專心一致,老老實實地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名號,臨命終時,佛及聖眾皆會來接引往生極樂國土,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。法會開始於1969年10月29到12月25日圓滿。
接著又於1970年1月繼續講《妙法蓮華經》,同時舉行禪七和佛七。期間,上人以活潑生動的言辭,深入淺出地開示佛七和禪七的法要。上人每年均舉行禪七和佛七數次,皈依的弟子也不斷增加。
1970年5月17日到6月7日,上人講解《大乘百法明門論》。此論是唯識學所依據,乃「立宗十一論典」之一,是佛教的心理學。表面上雖是名相的分析,實際上是把人體各部位根識的形狀、作用,以及相互間的關係,明白地告訴我們,讓我們很容易地知道經典上的一些專有名詞。
第三次的暑假佛學班,上人繼續講《妙法蓮華經》。
上圖(左)百日禪、上圖(右)高僧傳
1970年11月12日至次年2月,舉行十四個星期的禪七,每日凌晨三點開始坐禪,至晚間十二點結束。在這「百日禪」的期間,上人講述歷代高僧大德的偉大風範──《高僧傳》,以及打坐的意義與方法,大家受益匪淺。每日晚間,以及星期六、星期日下午,一星期中上人總共開示九次。這段期間,成立了「金山禪寺」,大規模整修內部,使之成為佛教道場,並遷「中美佛教總會」會址於金山禪寺。
上圖(左)宣公上人講勸發菩提心文解、上圖(右)七○年代宣公上人與西方弟子
1971年4月18日起,上人每星期講解一次《大乘起信論》,開導我們發起大乘佛法的淨信,斷除一切疑暗邪執,普令佛法的種性綿延相續不間斷。
>>接續下一單元:法筵長流-4-微塵剖出大千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