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筵長流-5-廣度群機宣正教
法筵長流-5-廣度群機宣正教
1974年因緣特殊,宣公上人前後四次到亞洲弘法訪問。除了隨機講開示,2月26日應邀在臺灣開講《華嚴經‧普賢行願品》,3月20日在香港開講《藥師懺》。
上圖(左)1974年宣公上人在台講解普賢行願品、上圖(右)1974年宣公上人台灣弘法
是年冬,上人率領美籍弟子再度來到亞洲,在臺灣、香港、泰國、印度、錫蘭、新加坡、越南、日本各地弘法訪問。期間除了在各地寺院、道場、大學講法外,並在香港主持一個佛七。
上圖(左)1974年宣公上人香港弘法、上圖(右)1974年宣公上人越南弘法
在臺期間12月底應邀開講《華嚴經‧淨行品》,此品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如何善用其心,隨著所行所為善巧發願,若能依願起行,則能防心不散,增長菩薩的悲行和智行。
上圖(左)華嚴經‧淨行品淺釋、上圖(右)楞嚴經‧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
講完〈淨行品〉,又應南臺灣的信眾講解〈楞嚴經‧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〉。念佛法門三根普被,利鈍兼收。經上說: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。」上人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解釋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的念佛真義。
1978年上人到馬來西亞弘法,萬人空巷,盛況空前,期間除了在各地開示外,並講解了《地藏經》。
上圖(三張)1978年宣公上人馬來西亞弘法
在佛教裏頭,〈楞嚴咒〉是最重要的一部咒,是咒中的王,
上圖(左)宣公上人講解楞嚴咒疏偈句、上圖(中)楞嚴咒偈-宣公上人作、上圖(右)勸發菩提心文淺釋
《勸發菩提心文》是清朝省庵大師所作。文中將「發心」分為邪正、真偽、大小、偏圓八種,清楚說明其中差別。此文義理透徹,是重要的修行導引,因此上人分別於1979年及1985年,兩度講述此文,勸勉弟子發大菩提心,立堅固願,去妄存真,返迷歸覺。
1979年洛杉磯金輪寺信眾請上人講解《佛遺教經》,這是佛陀對四眾弟子最後垂訓。提醒我們如何修行,如何少欲知足,如何依戒定慧,成就道果;不以睡眠、放逸空過一生。此「佛遺教經法會」圓滿後,1980年上人接續開講《地藏經》於金輪寺。
上圖(左)藥師經淺釋-中英版、上圖(右)永嘉大師證道歌
1983年再續洛杉磯信眾的請法,上人又講解了《藥師經》,藥師佛的願力是要消除眾生的煩惱,使人免於病苦,消災免難。藥師佛法門除鼓勵命終往生淨土外,還強調可蒙藥師佛願力加被,以求現生即得安樂利益,增福延壽,清除修行路上重重障礙。
〈永嘉大師證道歌〉是永嘉大師一生修行的心得。他開悟後,寫了此歌啟示後人。此歌簡單明瞭,字字珠璣,言言真實,令人讀誦後,菩提心油然而生,智慧燈不期而燃。1965年上人著《永嘉大師證道歌詮釋》,並數度講解此歌,1985年金輪寺的法筵即是其中之一。
>>接續下一單元:法筵長流-6-萬佛城中開法筵